APEC馬習會最重要的意義是,兩岸領導人願意化解長期敵對思維,拉近人民心理距離,將增進台灣人民對大陸的好感度。大陸方面對「國際場合」見面有顧慮,但台灣朝野主流民意支持,美國白宮副國安顧問羅茲曾於今年1月29日表示,美國鼓勵「馬習會」。現在就看習近平是否有超越鄧小平的膽識,為中華民族鞏固兩岸和平發展正道。
馬總統希望落實APEC馬習會,將「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穩固下來,對台灣和大陸都是好的。但是,這個穩固基礎是否能夠進一步推動政治協商議題,仍需要兩岸當局共同努力。馬總統與習總書記若能在今年11月APEC馬習會上,共同提出「台海和平倡議」,或可為「台北─北京─華府」創造共贏空間,並為兩岸和平發展累積正能量。與此同時,兩岸共同調整戰略規畫,發展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不再視彼此為假想敵,也將獲得築信的政治基礎。
太陽花學運告訴我們,敵對思維與恐懼感仍是兩岸和平發展的關鍵障礙。營造APEC馬習會不僅有助化解「恐中」與「反中」思維,降低台灣人民對「中國崛起」疑懼,同時可以鼓勵民進黨人士理性面對兩岸和平發展,進而鞏固兩岸官方常態化互動,成為維護和平發展大局的總鑰匙。
中國大陸綜合國力的發展,已經對台灣的經濟、政治與社會結構,形成具體挑戰與機遇。這種變動與衝擊對於台灣主流民意而言,是既有期待又怕受傷害。一方面,台灣人民期待兩岸能在良性互動基礎上,擴大交流與合作關係,達到兩岸雙贏目標;但台灣人民對於中共方面限制國際活動空間,仍相當反感;同時,兩岸軍事繼續對峙也讓和平發展進程充滿變數,尤其在美中戰略猜疑加劇趨勢下,台灣若決定納入美國的「亞太再平衡」布局,試問兩岸關係還能良性互動嗎?倘若APEC馬習會能提出「台海和平倡議」,將可為兩岸共同捍衛中華民族利益,開拓新境界。
兩岸和解制度化的關鍵因素,是台灣人民意願的變化。台灣多數民眾歡迎張志軍來訪,而且認為來者是客應待之以禮。如果兩岸領導人能夠運用北京APEC開會時見面,在比較沒有顧慮的情況下拉近兩岸人民心理距離,讓台灣人民有機會感受到「兩岸一家親」的溫暖,也將有助營造紅藍綠和解共生氛圍。
(本文刊載於2014.06.25 中時A17版)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