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歲能當老師」,一點都不假。在亞卓市全民學校(虛擬的教育城市)中,任何學有專長的人都可以在網路上開設課程,當起別人的老師呢!今年獲選為基礎資訊科技應用系列青少年組甲等獎的呂康豪就只有十三歲,目前是師大附中國中部三年級學生,在參加科學展時,曾經因為表現超過實際年齡被懷疑作假而落選,於是在亞卓市全民學校中開設電腦程式設計與應用課程,終於證明自己的實力。所以要當老師,年齡、教育程度不是問題,只要有專業能力,都可以成為別人的老師。
可是在正規的教育體系中,對教師的聘用仍然重視有形的資歷,往往忽略了無形的成就,例如中小學教師一定要畢業於師範校院或修過教育學程。至於富有教育熱忱、並具教學能力的專業人士,卻因形式資格的限制被摒除在校門之外,也使得許多專業課程找不到適當的老師,就由具資格、但不具實際專業能力的教師來配課。
舉例言之,為了因應國小英語課程,政府遴選數千名英文造詣達到教學能力的準教師,再經過一年的教育學程及實習後取得資格。這些專業人士原本已有工作,為了形式資格辭職,修業兩年間無固定收入。據了解有半數的人在修習第一年的教育學程時就已放棄了,另外一半對於實習期滿能否找到教職也充滿了不確定感,紛紛萌生「不如歸去」之意。同樣的情形也反應在母語課程及師資上,有能力的不能教學,有資格的卻無實質的教學能力,使得母語課程的推動產生另一種難題。
至於大專教授的聘用亦復如此,目前國內的高等教育重學術而輕專業、重研究而輕教學,想到大專校院擔任教學的工作,如未取得學士、碩士、博士的學位,可以說是難如登天。
值此知識型新經濟時代來臨之際,知識的創造及累積固然重要,但知識的應用更屬迫切,學術固然重要,專業亦不可偏廢。早期歐洲高等教育分成university和college,前者強調全人的培育及學術研究;後者訴求技術應用層次(如英國polytechnic),但是隨著高等教育的發展,此種雙軌制已慢慢融合成單軌制,亦就是大學已兼具「學術」及「專業」的功能(如英國的polytechnic已全改為大學)。
至於美國的大學,從早期聯邦政府授地各州政府辦理大學,成立許多以農工為主的州立大學開始,一向就是強調實用;經過多年的演變,在學術的水準上也不斷提昇,所以美國的大學可說是學術與專業並重,與歐洲系統演變的過程不同,卻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我國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採用歐洲的college系統,在國內成立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一方面又沿襲美國的大學系統,學術及專業並重。然而在教師的遴選上卻還是重學術而輕專業,致使大學成為學術的象牙塔,甚至連重視專業的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聘用的教授亦大多是走學術路線的一般大學畢業生,以致技職院校之專業未能突顯。
為了因應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大學不能再沿襲過去重學術輕專業的陳規,應在尊重學術及專業的情況下,創造並持續累積知識;是以教師的聘用,除了以學術的標準做為聘用及升等的依據外,對於專業領域應有另外一套的聘用及升等方式,使一些具有專業知識的人,也能到大學校院任教,強化大學中專業人才的培育,而此種作法也符合多元智慧、多元成就的思潮。
除了教師的聘用應分為學術及專業兩種途徑之外,大學人才之培育亦可分為學術及專業兩種學位,例如在國外大學教育學門之中,如果要從事教育學術的研究,可以研讀Ph.D的課程;如果是學習教育專業的知能,則可選讀Ed.D課程。近年來國內教育大力推動在職進修,使這些浸淫工作許久的在職人員,若能就讀專業課程,相信更能符合他們的需求,亦更有助於專業的成長。
如果學術及專業的學位能區分開來,使文憑的授與更具彈性,不僅教師的聘任更為多元,升學主義的任督二脈或可間接打通。就老師而言,基於「行行出狀元」的理由,不管有無正式的學位,只要有專業技能者皆可名正言順在大學任教,並能依其表演或作品的造詣循序升等。對學生而言,可及早依照自己的志趣發展,確立生涯目標,個人的潛能由此獲得激發,而大學也可走出學術的象牙塔,對社會做更務實而專業的貢獻。
最近教育部考慮將大學教師的聘請及研究所學位的授與,均分成學術及專業兩種,對於未來教育的發展有極為正面的影響。過去在教育部服務期間,我就提出這樣的構想,並要求技職司研議,看到研議的結果案獲得採納,內心感到相當的欣慰,相信此舉可使我國高等教育重視專業成就,使學術走出象牙塔。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