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總統府,蔡英文總統出席「大陸台商春節聯誼活動」。)
事涉中國大陸政局走向的「19大」即將召開。依慣例來看,中國共產黨目前的主政模式大致確定為最高領導人兩任十年,故2012年「18大」召開後產生的
習近平與李克強領導體制,在不出意外的情況下將左右中國大陸政局十年,而2017年召開的「19大」,除了開啟習近平第二任的五年任期,更要確立未來新領導班底,加上中央政治局常委七人中已有五人將屆臨退休,恐面臨大幅度的人事更替,也被外界視為觀察
兩岸關係的重要指標。
何謂「19大」,指的就是中國共產黨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該會每五年舉行一次,除了聽取黨中央的工作報告外,選出未來五年的領導團隊「中央委員會」。被選出的的19屆中央委員,將在隨後登場的第一次全體會議(簡稱一中全會)上推選中共最高領導人「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以及最高權力機關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委員」等核心領導官員。
由於
兩岸關係綿密,大陸的政局勢必牽動
兩岸經貿發展,且適逢蔡政府執政一年多後,中國大陸對台政策的總體檢,因此今年10月可能召開的「19大」備受矚目。
觀察
民進黨執政一年多來,外交休兵的默契不存在,聖多美普林西比的斷交首先敲響了警鐘,接著連一向被認為邦誼永固的巴拿馬,也發生與
台灣斷交的結果,甚至被蔡政府視為外交一大突破,與
美國新任總統當選人
川普進行越洋電話,也因後續
美中關係的發展下,川普以不想給習近平添麻煩,不會再與蔡總統通電話回應。更令國人遺憾的是,已連續參與8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今年也無緣出席。
去年520之後,中國大陸也開始緊縮來台旅客,大陸團客減少約三分之二,自由行人數減少約三分之一,觀光業者哀鴻遍野。兩岸高度重視的金融合作,原寄望《兩岸
服貿協議》吸引陸方金融業擴大在台投資,讓資金與人才能雙向開放與交流,也因太陽花學運造成難產,造成資金與人才單向流向大陸。
此外,中國大陸還推出一系列措施,讓台灣居民在大陸居住、商務或旅遊更便利,另針對台灣青年推出大陸求學、就業、創業、生活與社會保障等政策措施,吸引大量的台灣人才前往大陸發展。
顯見中國大陸在「19大」前,基於維持穩定的最高前提考量下,在國際上逐步壓縮、圍堵台灣的外交空間,在經濟上「窮台」已是既定的政策;「19大」後,習近平在拔擢親信、鞏固核心後,應該不會容許自己任內在對台問題交白券,因此,筆者預期「19大」後,藉由涉台機構領導成員的重組,大陸涉台單位預期仍將延續「紅蘿蔔與棍棒」的作法,但對台政策可能會在「冷和平」的基礎上有較大幅度的調整,但具體仍須考量「19大」後對台工作負責人到底是誰。
兩岸關係攸關國內政治經濟發展與國際關係之開展,今日兩岸局勢已是一大一小的分立情勢,然而,大政權故然有大政權爭霸之術,小政權也有小政權生存之道。小政權不意味著滅亡或苟延殘喘,關鍵要選對策略,何況兩岸關係走到今日,已不太可能走回武力對抗的老路了。
兩岸關係要維持穩定的發展,不因誤會而擦槍走火,至少要達到建立一個互信基礎,因此在官方蔡政府執政之下,非官方的組織在兩岸互信關係,將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在這種氛圍與情勢下,台灣政府在外交上,除加強與其他國家建立務實外交、活路外交外,也須盡最大努力加強兩岸對話,不論是官方或民間的對話或交流,維持兩岸的和平與穩定,避免挑起兩岸摩擦。
在經濟上,政府還應該積極推動兩岸經濟與金融交流合作再深化,並共同商定制度性的合作機制,避免台灣資金與人才單方面流向大陸的不利局面,也為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添薪加柴。此外,我們也呼籲中國大陸能理解單方面緊縮陸客來台之政治作法,並無助於達到中國大陸想要達到制裁
蔡英文政權之目的,反而會失去與台灣民間發展緊密關係之機會。兩岸政府不應讓狹隘的意識形態之爭阻礙兩岸經濟合作空間與共榮發展的機會。
(本文發表於2017年9月6日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