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看燕子。美國的金融類股自3月9日以來到本周一已經飆升了62%,銀行業的業績甚至顯著優於預期。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高盛(Goldman Sachs)。高盛第一季財報,淨利高達18.1億美元,超乎外界預期。
高盛是跨國銀行控股公司集團,一直是投資銀行中的翹楚。投資銀行的主要業務,包括證券承銷、股票和債券交易以及提供併購建議、重組及清算業務。投資銀行因為其具體內涵,根據國家和時代的不同有所差別,這個名詞也容易誤導大眾。按照嚴格的定義,投資銀行並不屬於銀行的範疇,反而較像金融事務代辦事務所。在台灣、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比較像證券公司。在歐洲稱為商人銀行。
一般而言,商業銀行是經營間接融資業務的,接受大眾存款及承作貸款,利用存放款之間的利差來賺取利潤;而投資銀行,既不接受存款也不發放貸款,經營直接融資業務,在前述業務中抽取傭金。此外,投資銀行還向投資者提供證券經紀服務和資產管理服務,並運用自有資本,在資本市場上進行投資或投機交易。
金融海嘯之所以發生,很多人歸咎次級房貸包裝的衍生性金融商品,這就是投資銀行的傑作。投資銀行又因為本身財務槓桿玩得太大,紛紛倒閉或被併購。因此迄今投資銀行除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其他第三名以後的美林(Merrill Lynch)、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貝爾斯登(Bear Stearns)以及所羅門兄弟(Salomon Brothers)和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都已不復存在。
金融海嘯之所以嚴重,普遍的一個看法就是不該讓雷曼兄弟倒掉。時代雜誌、華爾街日報都認為這是2008最愚蠢的事件。像台灣雷曼連動債、香港迷你債,淨值為零,甚至影響到諸多不保本的連動債,跌破下檔保護,都是雷曼害的。雷曼兄弟會倒,有陰謀論一說是當時的美國財長寶森(Henry Paulson)出身高盛。高盛是雷曼的死對頭,所以寶森見死不救。
金融海嘯後,五大投資銀行中碩果僅存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轉型成為金融控股公司,可以兼營商業銀行業務以吸收存款並受美聯儲監管。但最近高盛總裁科恩(Gary Cohn)幾次的公開談話,聲明無意摒棄從投資銀行業務中實現利潤的業務模式。換句話說,高盛仍在堅持其投資銀行業務,不會去尋找能提供存款的客戶。因為直接競爭對手是提供全面服務的銀行,如花旗集團 (Citigroup)、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和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這些銀行都不是省油的燈,近幾年通過併購進一步擴大了規模。高盛專注他們投資銀行的業務,還是有比較利益。
高盛最近還會有一些大動作,開始發行50億美元股票及償還美國政府的100億美元的問題資產救助資金。金融海嘯下,美國政府的救市,提供資產救助計畫 (Troubled Asset Relief Program;簡稱TARP)。在去年提供出1650億美元資金,讓八家大型機構安度難關,其中高盛就奉命拿了100億。因為當時各銀行也被告知,每家都必須接受救助資金,這樣就不會顯露出誰最需要資金了。所以現在美國政府,雖借出了錢,卻不希望高盛提前償還。
高盛現在還持有大約1110億美元的現金和等價證券。本來無須發行新股,但為凸顯高盛有別於其他接受救助的金融公司,現在還有能力集資,想要壓倒對手的強烈企圖心卻依然如故,這著棋硬是要下。
看來金融海嘯後的華爾街,還會越來越精彩。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
(本文2009.4.17刊登於聯合報 / 看懂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