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校園血案的警訊與防範

校園血案的警訊與防範

國政分析 教文

作者: 李建興 ( 2009年3月16日 14:02)
關鍵字:青少年犯罪 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

%
熱門指數
分享

這二天媒體有二則怵目驚心的新聞,一則是美國阿拉巴馬州驚傳恐怖連環槍擊案,一名二十七歲男子放火燒掉和母親合住的房子,將母親擊斃,再開車到祖父母家中開槍濫射,逃亡途中在多處對無辜百姓下手,最後舉槍自盡,事件中連同凶嫌共有十一人死亡。另一則是德國一名十七歲青年身穿黑色軍裝,蒙面持槍到他去年畢業的中學開槍濫射,至少殺死十四人後揚長而去,隨後他劫車朝市中心行駛,與警察在購物中心停車場爆發槍戰後遭擊斃,這起濫殺案造成十七人喪命[1]

這二起血案凶嫌皆是一、二十歲的青年人,遭他們殺害的對象都是自己的至親及無辜的路人,下手極 為凶殘,亂槍掃射,喪失理智,最後皆自己自盡或遭警擊斃。這二項校園喋血事件,雖然發生在美國和德國,遠在千里之外,但他們犯罪的原因皆與「他過得很苦,無法再撐下去。兇手聲稱學校裡的同學嘲弄他,老師對他視而不見。」這些作案動機以及犯罪對社會的不良影響,深值關切,尤需注意防範,作為提醒國人重視校園血案之重大警訊。


吾人應了解,任何青少年犯罪皆非單一個案事件,有其共同問題,在當前快速變遷社會中,舉凡健康、家庭、學校、社交戀愛、職業與人生等問題,皆會造成青少年一時之衝動或憤而犯罪殺人,可見青少年犯罪問題相當複雜,主客觀因素相互影響乃造成青少年犯罪事件的增多及犯罪率的居高不下,青少年犯罪問題已是全球性或世紀性的社會問題,這是不爭的事實。


上述二件青年校園瘋狂槍擊殺人事件,引起槍枝管制問題的討論,美國槍枝管制鬆懈氾濫的問題,世人皆所知曉,青少年與一般人皆輕易使用或擁有槍枝,這次這個凶嫌也擁有M16自動步槍,具有數十發子彈,殺傷力驚人,真是可怕。德國槍枝管制一直有嚴格限制,一九七二年新「聯邦槍枝法」生效,該法律規定每一件個別武器的購買與擁有都需要有效執照,這次校園屠殺事件,兇手來自擁有槍枝的家庭,因而出事。可見每個國家都應正視槍枝管制的問題,防範亂用槍枝事件發生的頻率。

從這二件校園喋血案件應提醒我們許多青少年問題值得注意與改進的途徑:


第一,重視與提拔青年:社會變遷愈來愈快,傳統文化價值觀必須隨之改變,其中重視青年,培育青年,讓他們提早十六歲或十八歲擔當重要社會角色,已是世界重要趨勢,我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或教育等各方面都應有所配合,積極朝這方向努力。


第二,統整青少年輔導機構:社會上雖有公私立青少年服務或輔導機構,但政府機關預算有限,救國團地位式微,民間機構各私其事,顯然青少年輔導機構尚乏中心思想,缺乏集體分工合作的力量,實有改進之必要。


第三,加強司法與教育機關的功能:社會應全面加強及提升法律教育,強化觀護功能,改進感化教育,以及實施社區防治犯罪計畫,逐漸消弭青少年問題於無形。


第四,新聞傳播媒體善盡社會責任:犯罪與色情犯濫,吸煙、酗酒或吸毒等相連接,平面媒體或電子媒體是這些方面的幫兇,青少年定性不足,最易受渲染而無法自拔,「媒體殺人於無形」,不能不正視,並且積極地善盡社會責任,導青少年於教育之途。


第五,強化家庭教育功能:現代家庭充斥單親、隔代教養、破裂家庭等,但無論如何家庭永遠是社會的基礎與重心,政府與社會應幫助每個家庭,尤其一些經濟濟困難,低收入或家庭失和的家庭,協助解決問題,善盡教養子女責任。


第六,改進學校教育的缺點:考試領導教學這是我們的國情,應改進各級學校平時校內的測驗與評量方式,減輕青少年學子課業負擔,其次改進國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學的入學制度,簡化考試次數與方式,讓青少年在快樂中學習,在愉悅中升學。此外,各級學校應有「不能少一個」的責任與使命,讓每一個青少年留在校園內,學習、生活與交友,免於太早踏入社會大染缸。


第七,充實青少年休閒活動場所:青少年在家庭與學校之間,常易沉緬於電動玩具、撞球場、地下舞廳等不良娛樂場所,國內應增闢如:狄斯耐樂園、原野競技場,鼓勵登山、野生、衝浪、路跑等戶外運動,個人以為充實國內青少年休閒活動場所,實在刻不容緩。
總之,一葉落而知秋至,美德兩國發生的校園喋血事件,對我們是種警惕,也應有所防範。



[1] 聯合報,98.03.12,A4國際運動版。

%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15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國政評論 社會

關於親密關係暴力情事、情勢與情弒的延伸性思考
王順民 ( 2023年4月11日 10:36 )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最新統計顯示,親密關係暴力的受害者,男性所占的比重,出現持續攀升趨向,自五年前的16.5%成長上升到去年(2022年)的23.4%,也就是說,相當於每五名 ...

國政評論 科經

啥米? 青少年犯罪八年攀升47%!
盧信昌 ( 2022年9月14日 10:12 )

最近的媒體報導,讓大家看到詐騙案件的跨國流竄與犯案型態,正不斷的推陳出新。大抵上,甚麼新聞容易引發當事人好奇,那一類商業服務容易勾起當事人的現實需要,翻新說詞 ...

國政評論 教文

養子不教誰之過
趙怡 ( 2014年11月17日 16:09 )

今年夏天的台北街頭顯得擾攘不安。自從台北捷運連續砍人案驚爆之後,青少年犯罪事件就未曾歇止過。涉案的主嫌,不論是加盟幫派分子或出身良家子弟都具有類似特徵:經濟環 ...

國政評論 教文

打擊垃圾食物 由家庭教育著手
曾慧青 ( 2010年10月29日 17:40 )

  國內兒福團體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國內兒童每年收看到近萬次的高糖、高鹽、高熱量、低營養價值的垃圾食物廣告,遂建議國內應該仿效國外研擬限制垃圾食物廣告 ...

國政評論 社會

當前青少年犯罪問題與防制對策
詹火生 林建成 ( 2009年6月19日 14:02 )

壹、摘要 一、犯罪年齡逐漸降低、青少年犯罪型態日趨多元化與暴力化。 二、落實校園反毒及零中輟生與校園霸凌運動。 三、建立「防制青少年犯罪之高風險家庭資料庫」 ...

國政評論 社會

預防今日兒童煩惱,減少明日社會困擾
李選 張婷 ( 2008年5月9日 16:22 )

報載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於民國91年2月至3月間,曾針對台北、台中與高雄三都會區的三到六年級學生進行抽樣,共有三十五所國小學生接受調查,有效樣本計四千零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社會

關於兒少安置人數不減反增的議題現象思索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一項攸關到兒少人身安全保護的議題現象,背後實有進一步深究之處。 資料顯示:家外性質的安置兒少人數占總體兒少人口總數的比率,業已 ...

社會

關於從馬太效應到天使贊助者之於公益募...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身處於詭譎多變的氣溫天候,然而,恆久不變的卻是歲末寒冬的募款環境,這也讓『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的大型網路公益慈善活動,除了兼 ...

社會

關於高齡者被商業保險拒絕納保一事的延...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一則關於高齡者被商業保險拒絕納保一事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加以嚴肅看待之必要。 話說:領有榮譽志工卡的80歲以上鄰長、社區關懷據點志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教文

台灣需要發展怎樣的海洋文化?
劉新圓 ( 2007年10月4日 15:04 )

民進黨自建黨以來,經常標榜要發揚台灣的「海洋文化」,如1996年彭明敏參選總統提出的「海洋國家」主張,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等等,其 ...

社會

颱風天與颱風假的集體性盲思
王順民 ( 7月30日 16:15 )

一則與天災及其可能會伴隨人禍的特定議題現象,背後實有其多重意涵的論述思考。 有效的颱風對策 話說:每年的夏秋之際,颱風的登台入 ...

教文

歷史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法
劉新圓 ( 2009年9月30日 10:20 )

921大地震十週年,文建會舉辦古蹟週活動,希望藉此加強民眾對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然而就在一個多月前,位於台中市西屯重劃區的張慶興堂 ...

空氣品質指標
名家觀點
  • ( 11月13日 09:13)
    國發會每兩年的人口推計公布了,有一些關於台灣的未來值得大家關切。一、二○二八年將脫離人口紅利,也就是工作年齡人口(十五至六十四歲)占比低於總人口三分之二,扶養比將高於○點 ...
  • ( 11月13日 09:13)
    最近有立委關心全民健保的財務問題並舉行公聽會,會中有學者發言「最花健保費費用的老年人,在健保的貢獻反而最小。」並建議健保財源結構應增加資本利得的徵收。有類似想法者並不少 ...
  • ( 10月1日 08:40)
    政府為了拯救勞保基金,今年撥補了一三○○億,這確實能美化帳面,五年來政府撥補從二○一九年的二百億快速爬升,若不能在體制上進行改革,就只能每年以更高的額度繼續撥補。長照預算也 ...
  • ( 10月1日 08:40)
    自八月一日起有四所大學退場,此消息衝擊許多私校,因為遲早會輪到。隔日驚聞股市大跌,接著八月五日跌幅更是空前,兩日股市跌近三千點。大學退場與股市崩跌,幅度都是台灣歷年之最 ...
  • ( 10月1日 08:39)
    日前卓揆拋出促進婚育見解,希望戶政資料扮演積極角色,找出適婚與適育者進行接觸。此想法可能來自五十多年前所推動的家庭計畫,當時由公衛護士下鄉進行宣導而奏效。 過去推動節 ...
  • ( 7月17日 11:22)
    拜登在辯論會表現不佳,不少擔心川普當選的主流媒體發動「陣前換將」,也有若干民主黨議員公開呼籲拜登退選。未來情勢如何演變,很難篤定,但是無論換與不換、如何換、換誰,都不是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