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聞報導,台紐
FTA生效後,紐西蘭進口奶粉關稅降低5%,半年不到價格卻不降反漲,家長養兒負擔因而加重,公平交易委員會快速反應民意決立案調查。這件新聞事件,完全反映了國人與官員不看國際新聞,不知天下事現象。
無論任何產品,除非遭到壟斷,由供需決定價格是不變的法則。紐西蘭奶粉標榜天然、純淨,不只吸引
台灣新生兒父母,大陸家長也搶著買。2008年大陸毒奶粉事件後,大陸為了要買到可以安心喝的奶粉,原本6成國產奶粉的內需市場,突然轉變成為以進口奶粉為主,大陸製造商紛紛轉赴紐西蘭等乳產地大量進口奶粉,龐大的需求已引起國際奶粉市場價格波動。
最近中國大陸為了確保奶粉安全,開始要求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中文標籤不得在境內加貼,未經註冊的國外嬰幼兒配方奶粉也不允許進口,可以預見大陸在海外代工的洋奶粉數量將會減少。大陸7成以上進口奶粉從紐西蘭進口,以大陸如此大的奶粉需求量,一定會帶動奶粉價格飆漲,可以預期未來紐西蘭奶粉價格不漲很難。
台灣市場小,在國際市場上並沒有議價能力,基本上是國際價格的接受者,政府積極與各國洽簽區域貿易協定,以降低彼此關稅方式,降低台灣與各國之間的貿易障礙,促進出口的同時,除了可以降低進口原物料成本,也可以降低舶來品價格,提升全民福祉。以台紐洽簽FTA為例,台灣將紐西蘭奶粉進口至台灣的關稅從5%至零關稅,便使台灣進口成本降低5%,讓消費者在國際奶粉價格上升之際,減緩國內奶粉價格上揚的壓力,對消費者仍有所幫助,應該說還好簽了台紐FTA,要不然國內奶粉價格可能漲更凶。
中國大陸現在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全球商品貿易第一大出口地區及第二大進口地區,從世界工廠轉為世界市場,內需潛力無窮。以前大陸是世界工廠時,大家已經見識到大陸崛起後對於全球國際分工體系的影響;如今大陸成為世界市場,只要大陸需求大增的產品,國際價格就會上揚。除了這次的紐西蘭奶粉,前幾年亦曾發生大陸鐵砂礦需求大增造成鋼鐵漲價,而澳洲、巴西等產鐵砂礦國因而大賺,均可印證大陸需求的確可以左右國際市場價格。
在全球市場中,台灣需要以國際觀面對瞬息萬變的世界。面對大陸進口關稅仍高的現況,大陸舶來品與國外價差太大,很容易造成一窩蜂在國外搶購或是網購名牌的現象。台灣也曾有過這段歲月,但大陸市場規模比台灣大很多,中國大陸內需市場崛起後對於國際價格的影響將會持續,不只台灣物價被波及,全球都會受到影響。在維護消費者權益的同時,政府除了關切在地物價波動是否異常之外,可能也需要將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考量在內。
就產業角度而言,需求就是商機,國際分工體系下,原料生產與加工製造可以分散各國製作,世界前十大巧克力品牌皆非出自原料產地非洲即為一例。台灣若能善用大陸信任國外及台灣食品安全的想法,進口紐西蘭奶粉加工製造成為大陸奶粉供應商,即是打出台灣品牌的好機會,這也是台灣洽簽台紐FTA時,希望在農產品方面把餅做大,擴及加工食品業轉出口的原意,不但增加農民收益,國內消費者也多一項選擇,平抑物價之餘,亦可拓展大陸市場,一舉數得。
(本文轉載於2014年5月19日中國時報論壇)
(本文謹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