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從廈門島眺望高集海堤。)
去年,
台灣面對
兩岸關係因大陸崛起,從「恐中」折射至「反中」思維快速增加及從「大國傾斜」反映至「一中架構」氛圍急劇提高,尤其參與國際舞台未能找出最妥適的解決模式之下,而使得已簽署的
服貿協議立法程序及正諮商之中的貨貿協議談判進度受到一場突發學運衝擊,既無法完成,也被迫延宕,甚至更波及至將影響台灣經濟脫胎換骨的「六港一空」自由經濟示範區條例,因朝野意見糾葛而觸礁,迄今遙不可期。
在此同時,大陸為能改善其已逐漸失衡的經濟結構,除加速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發展外,去年九月先行設置「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作為未來擴大實施自由經濟制度先試之後,接著以探索對台經濟合作量身打造創新模式作為號召的「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於去年12月26日獲致大陸國務院批准,即將於3月1日起上路,其中特別針對台灣同胞調整投資法令,允許其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內採取合資、合作或獨資等型態經營企業,呈現後發先至。
不可否認,
兩岸經濟因投資貿易不斷擴大而互動交流日益密切,在
WTO架構下促進兩岸經濟朝向區域整合,是未來無法避免的發展趨勢。然而,兩岸長期分治,幅員懸殊,加上更進一步推動兩岸經濟區域整合所涉及之限制,例如:國家主權分治事實之跨越、發展方向定位認知之差異、產業分工合作層次之規劃、法規制度接軌調適之因應、智慧財產權益保障之落實、爭端解決機制設置之缺乏等尚待釐清,在其合作過程中難免引發糾葛,以發展共同市場之時程而言,難以一次完全到位。
換句話說,近年隨著兩岸經濟關係日益緊密發展,尤其是
ECFA的生效實施,在產業合作搭橋專案加持下,自由經濟示範區與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推動設置,除牽動今後兩岸經濟競合關係外,也涉及至兩岸產業升級轉型。亦即面對現今兩岸政治互信不足之下,若能先行規劃選擇一個較適宜的地方,尤其以離島作為檢視未來兩岸經濟更進一步擴大開放、產業深化合作之試點,的確有其政策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由於金門與福建的厦門一衣帶水遙望,具有先天地理位置接近及風俗、民情、語言雷同優勢,自2001年打開「小三通」管道後,「兩門」成為兩岸互動交流極重要的窗口,更加揭示其在兩岸中所扮演「門當戶對」之意義。若將其設置為兩岸自由經濟特區合作之試點,不僅可以評估未來兩岸經濟朝向區域整合,乃至發展共同市場較可行之模式。
另一方面,從大陸所公布的「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或是其已實施的「十二五規劃」之綱要中,均都顯示以福建為主要範圍的「海西經濟區」,未來在未來兩岸經濟關係發展中,將肩負更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合作之先行先試地區。亦即透過「金廈」特殊地理位置關係,在形成自由經濟特區及落實自由經濟制度的同時,不但讓金門得以充分發揮台灣連結海西經濟區所具有的戰略地位,而且讓其藉此作為協助台商利用海西經濟區佈局大陸內需市場最適合之平台。
因此,在「對等尊重」原則下,若能先行規劃選擇金廈建立兩岸「自由經濟特區」進行合作,共構兩岸經濟「次區域整合」,藉此扮演燈塔、觸媒的角色,以及擔任絕緣體、安全閥之功能,進而作為未來推動兩岸經濟「大區域整合」基礎,在突破、創新兩岸經濟關係政策思維上,可以說是值得嘗試的選擇與具有正面之意義。
(本文刊載於2015年2月24日旺報D2版「民意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