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社會中,「天、地、君、親、師」,號稱五倫,教師地位是何等的尊貴,曾幾何時,在教改聲中,教師被批為「保守、傳統、不知改革」,成為教改急於要改革的對象。近年來經濟低迷,失業率節節高昇,各行各業蕭條,唯有公教人員工作穩定,教師又被批為「既得利益者」。在洞見觀瞻、動輒得咎的情況下,許多教師紛紛求去,造成一股迅速蔓延的教師退休潮,以過去五年為例,八十六年時,申請退休的教師有三千餘人,到了今年,卻已暴增至九千多人,整整增加三倍有餘。想當初滿腔的教育熱忱,勇敢的邁入教育界,如今卻爭相擠退,真是情何以堪!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基石,更是教育成功的保障,再多的教育革新策略,再多的教育改革方針,沒有教師熱忱的參與,想獲致預期的成效有如緣木求魚。但當教育革新、教育改革如火如荼開展,社會對教改充滿期盼之際,卻有如此多具有經驗、有熱忱的教師從教育的第一線退卻,兵敗如山倒,這股教師的退休潮如果不能遏止、退燒,甚至於更嚴重的蔓延,教改的前途是可悲的、是沒希望的。教師大量的擠退,甚至於想退而不能退,形成搶退風潮,已造成以下的幾項嚴重的問題:
一、教師士氣渙散、教改成效堪虞:教師是教學真正的執行者,也是學生輔導的負責人,教學的成效與教改的成敗都繫於教師的熱忱投入。然而當社會上下一片都全神投入教改之際,卻有部分教師搶著退休,甚至有部分老師希望能退休,卻因政府財源的限制而不能退休,教師的士氣將因而渙散,而週遭的教師也受到連帶的影響,校內不適任教師充斥、教師士氣低迷,嚴重影響教學品質,教改成果堪虞。
二、缺乏經驗傳承、新進教師成長延緩:教學是科學,也是藝術,科學有一定可遵循的法則,可以在教師培育的過程中培育。教育的對象是人,有許多因人而異的事務,必須在教學相長的情況下慢慢的學習,如果在教學的過程中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可以經驗傳承,則可加速教師的成長。當有經驗的教師都紛紛求去,或者請去不可得而士氣渙散之時,經驗傳承的功能將完全消失,新進教師的成長將因而受到嚴重的影響。
三、造成財政重大負擔、擠壓教育資源:教師大量的退休,尤其是未屆齡退休,造成嚴重的財政負擔,當今個人壽命的延長,如果退休教師擇領月退休金,則往往造成一個教職卻是有兩個教師(一個現職、一個退休)請領薪水的現象,不僅造成政府財政的重大負擔,更擠壓原已拮据的教育資源。以九十年度教育部的預算為例,教師退撫的經費即編列於教育預算中,所佔的額度高達9﹪,影響教育品質至深且鉅。
是什麼原因使教師擠退、搶退,如果不是教育的環境丕變,使教師無法適應或失望;如果不是教師的權益受到嚴重的侵害,不得不選擇退休以保障應有的權益,教師絕不會輕易離開熱愛的教育崗位,教師搶退不僅是個人的問題,更是社會、國家損失,絕不能等閒視之。對教師擠退的原因必需深入的分析,謀求解決方案。教師所以擠退、搶退的原因不外乎:
一、社會價值觀的改變:在傳統的社會中,教師是知識的唯一來源,再加上教師不僅是經師更是人師,師生的關係極為密切,在社會中教師享有極高的地位。但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來源多元化,教育逐漸轉變為服務產業的過程中,教師的尊貴地位不再,再加上多元的社會中,各行各業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讀書不再是可以出人頭地的不二法門,教師的地位也因此相對的一落千丈,教學不再像以往的吸引人,許多教師因而對教育不再如過去般的嚮往。
二、教師對生涯規劃的重視:「生涯發展」的觀念逐漸開展,個人對生涯的規劃日漸重視。生涯不僅與職業選擇有關,更是個人生活方式的選擇、生命意義的定位。過去「從一而終式」的生涯模式不再,在職業生涯中轉換職業,成為「生涯中途轉換者(Mid-Career Changer)」的人數日漸增多,教師退休制度中的「五五專案」也是為鼓勵教師於五十五歲時轉換生涯而設計,許多教師也順勢而為,提早退休,開展個人生涯的第二春。
三、師資培育制度的興革:在「師範教育法」時代,教師的培育不僅重視教師的專業知識,更重視教師專業精神的培育,因此培育出許多願將教育當終生職志的「志業教師(Career-Oriented Teacher)」。「師範教育法」在立法院修正為「師資培育法」後,師資培育的方式從一元、公費培育修改為多元、自費培育後,教學已成一種專業職業(Professional Job),所培育的多為以教育工作為職業的「非志業教師(Non- Career-Oriented Teacher)」。在職業生涯發展的過程中,「非志業教師」較「志業教師」容易因各種的因素轉變職志。
四、教育改革的進行:在這波的教育改革聲中,由於宣導不足,教師對教育改革的真諦及必要性並未建立共識,許多教師以為所以需要教育改革是因社會對過去教育成果不滿,且在教育改革中對現有教師、現有教育體制,均有極多的批評,使教師對教改存有相當的敵意。再加上教育改革的許多策略都未經過凝聚共識的過程就匆忙上路,不僅使原已相當沉重的教師增加更多的工作,在改革的過程中不僅毫無章法,更是弊病叢生,使教師產生嚴重的挫折感及無力感,因而紛紛求去。
五、知識半衰期的縮短:在知識爆發的時代,知識的半衰期日漸縮短,為了教學的需求,教師的在職進修刻不容緩,「教師若不進修,則以過去的經驗,教現在的學生去適應未來的社會」,知識的差距日漸加大。然而教師雖有進修的需求,相關的法規也有進修的規定,但教師的進修不僅機會供需不平衡,尚有許多教師因年歲已高,久未進修,視進修為畏途,但擁有的知識技能又不能適應現行教學的需求,只有無奈的掛冠而去。
六、校園溫馨氣氛的消褪:傳統的校園中,老師關愛學生,學生尊敬老師,校園一片溫馨,和樂一片。曾幾何時,校園卻充滿了暴戾、爭鬥之氣,老師體罰學生,學生對老師暴力相向,家長與老師對立,因為校長、主管遴選,老師間結黨成派,甚至於大學法修改期間,學生與教師互爭誰是學校的主體,校園溫馨的氣氛不再,教學、工作的環境中人際關係日漸惡化,使許多教師興起了「不如歸去」的念頭。
七、不合理的退休制度:退休制度設立的主要目的在於保障教師退休後的生活不虞匱乏,而其設計必需合理方能安定在職教師的心情,而現行的退休制度卻有鼓勵教師提早退休的誘因。任教二十五年即可申請退休,如果年齡超過五十歲,尚可請領月退休金,退休金與公保給付尚可優惠存款,利率高達18﹪,如果年資夠長,退休後的收入比不退休還多;另外「五五專案」,於五十五歲時提早退休,尚可加發五個基數,約四十餘萬元的額外退休金。如此優厚的退休制度,當然引誘許多教師提早退出教學的行列。
八、退休制度興革遲遲未定:由於各行各業對政府獨厚軍公教人員的退休制度不斷批評且希望能比照辦理,再加上國庫日漸空虛,退休制度的檢討不斷的進行,提高退休基金提撥比例、取消「五五專案」、延緩請領月退休金的年齡,降低優惠存款利率等,風聲不斷,但卻因選票的考量及其他政治因素的牽扯,遲遲無法定案,不過已風聲鶴唳,人心惶惶,達到退休標準者都希望能儘速退休,以免權益受損,因而造成了嚴重的擠退風潮:
九、人力凍結、負擔加重:各級學校因教學之所需,每班配備有不同的教師員額,國小每班一點五人,國中兩人、高中職三人。近年來國小教師一再反映國小教師員額偏低,但因縣市財政困難,一直無法增加員額;國中生除課業負擔沉重外,因屬成長的「狂飆期」,需要更多的專業輔導人員,但也是多年未能解決;國立高中職部分,由於中央政府財政的困難,教師員額凍結,出缺不補。在如此的情況下,各級學校人力大量的流失、不足,教師的負擔比以往更為沉重,更激勵教師退休的決心。
十、對政府財政及信賴的潰堤:最近政府相關單位提出將降低已退休教師優惠存款利率,對許多依賴退休金生活的教師而言有如晴天霹靂。當初計算退休金及存款的利息收入尚足以溫飽,因此選擇退休,基於信賴保護原則,相信政府對退休制度有任何的興革,也一定「既往不究」,從新近的教師開始生效。但也許是政府債臺高築,財務極端困難,竟然準備對已退休的教師的退休金優惠存款開刀,這使教師對政府財政信賴潰堤,教師的擠退將更嚴重,政府的財政將受到更嚴重的衝擊。
教師的擠退風潮不能等閒視之,如果不妥為因應,則教育的根本將渙散,教改將因而停滯不前,因應之道不外乎:
一、重振尊師重道的風氣:雖然教師已不再是知識的唯一來源,但教學的過程中,師生的互動,乃至教師對學生的關愛、輔導,都是學習成效最重要的決定因素。教學的科技再發達,學習的管道再多元,教師的地位仍然無法取代,因此社會對教師仍必須予以肯定、尊重。教師節雖已不再放假,但尊師重道不可因而打折扣,教師的生活應予照顧,在尊師重道聲中,相信會有更多有教育熱忱的教師願意投入教育的行列。
二、建置志業教師培育制度:唯有將教育當做終身的志業,教師才會願意全力投入教學的工作之中,因此,雖然教師已不再單獨由師範校院培育,但就是普通大學的教育學程,亦應以培育志業教師為目標。除了教育專業智能及教學科目能力的培養外,教師專業精神的培育更為重要,如果人人均以教育為終生的志業,雖然外在的環境更迭,境遇惡劣,教師仍然甘之如飴,堅守教學的行列。
三、鼓舞教師教改熱忱:應透過宣導的過程讓教師了解,之所以要教改,是因為過去教育成功,已經創造了一個嶄新的台灣社會;舊有的教育體制不再適合新的社會需求,教育改革因而需要進行。而在教改政策推出前,也應經過集思廣益的程序,讓教師參與決策,讓教師了解教改政策,並進而願意參與教改、支持教改,不再視教改為畏途,更不會因為挫折感、無力感,因而辭去教職。
四、充分提供在職進修機會:教師的進修既然是教育工作的必需,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就有充分提供進修機會的義務。教師的自我學習,在教師教學的附近,就近由大學提供學習的機會,社區有線電視、電腦網路,都是良好的學習管道,配合有視聽媒體的自學單元教材(Individualized Learning Module)也可以充分的利用。至於學習所需的費用也應予以補助,如有需要利用上課時間進修,適當的配合措施亦應提供,進修之後,在薪資方面予以適當的提昇,在在都需適當的規劃、提供。
五、建構溫馨校園:校園是由學生、教師、家長、行政人員共同組成的有機組織,要求校園的溫馨,最主要要務是校園中的每個人都各有職司,每個人都各盡本分,因此校園中行政人員的行政權,教師的專業自主權、家長的教育參與權,都應有一定的規範,三權必需協調、分立。而不管行政人員、教師、家長都必須深切的體認,自己的權責都在於保障學生的學習權,必需共同努力,全力以赴。
六、合理配置校園人力:學校中的教學、輔導、行政,在在都需人力資源,如果人力不足,品質與成效都會受到嚴重的侵蝕。國小教師員額配置偏低是多年沉痾,為了國民基礎教育的成效,增加員額勢在必行,如果地方政府財政困難,依據憲法的精神,中央政府應有補助的職責。至於因財政困難而凍結高中職的教師員額更是飲鴆止渴的錯誤措施,短期雖減少了財政的支出,長期卻減弱國家競爭力,絕對是得不償失,也應及早解凍。
七、建立合理退休制度:合理的退休制度不僅保障退休教師的生活,更能安定現職教師的心情,願意安心於教育工作。最近許多研議的退休制度修正案,都應在合情、合理情況下修正,絕不能因財政困難就縮減教師的退休福利,更不能為了與其他公務人員援引比較,而輕忽教師工作的特殊性,當然更不能有退休後比未退休福利更好的情事,如此才能安定教師工作的情緒,不會擠著退休。
八、儘速完成公教分途:教師不論培育、聘用、工作性質,都與其他公務人員迥然不同。過去因行政的方便,將軍公教都等同視之,如今軍事人員已與其他公務人員分途,教師與公務人員分途也是必然的趨勢。在公教分途所需的法規方面,師資培育法、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教師法等法令已經完備,如今尚缺的就僅有教師待遇條例、教師退休、資遣、撫恤條例,都應儘早完成立法程序,讓公教分途的目標儘速完成。
九、保障原有教師權益:政府的施政,誠信最為重要,此波教師退休制度的研議雖未定案,但在研議的過程中卻經常提及要縮減已退休人員的福利。任何法規的訂定,為了維持社會的安定,通常都是「既往不咎」,有任何新的規定,也都是從新進的人員生效。因此,政府相關單位研議教師退休制度時,也應本著保障原有教師權益的精神,有任何的更動,都應從新的年資或從新進的教師開始生效,絕不可剝奪已退休教師或現職教師的權益。
十、提振政府誠信形象:現有教師申請退休是法律賦予的權益,政府不能因為財政困難而予以拒絕。然而目前退休最困難的是屬於地方政府負責的國民中小學,為了提振政府誠信的形象,中央政府應協同地方政府籌措充裕的退休費用,讓想退休且符合退休條件的教師不必再裝病、拿假證明才能退休,如此不僅能保有教師的尊嚴,更能促進教師適度的新陳代謝,維持教學的品質。
教師退休的問題已經惡化到影響教育品質的地步,最近教育部宣佈六年之內將把國立的高中職回歸、改隸地方政府,以地方財政惡化的程度,連國中小教師的退休都無法編足,每年總是有許多的教師想退休而不可得,如果再將原隸屬國立的高中職改隸地方,教師退休的問題將更為嚴重。因此在未改隸地方之前,符合退休條件的高中職教師將提早退休,使原已極為嚴重的教師擠退、搶退的問題更形惡化。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不能再對教師的問題視而不見,見而不解決,解決而無效,除了未定案的退休制度興革應及早定案以安定人心外,中央與地方應協同合作,籌措足夠的退休經費,使符合條件想退休的教師均可如願,唯有如是,教師退休的問題方能徹底解決,校園內才不會人心惶惶,教學才能正常進行,教改也才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