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More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國政基金會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台北市的投資發展環境與機會

台北市的投資發展環境與機會

國政研究 財金

作者: 謝明瑞 ( 2008年4月30日 15:13)
關鍵字:台北市 投資

%
熱門指數
分享


(圖片來源:畫面擷取自騰訊視頻。)

一. 前言

經濟與政治是難於分割的連體嬰,政治影響經濟,經濟又影響政治,雖然許多學者專家都同意經濟問題宜由經濟的手段的來解決,而不宜由政治的方法來處理,然而,在現實社會中,特別是在民主社會的政黨結構下,欲讓「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的理念充分實施,這其實是很難達成的任務,在此情況下,若欲探討台北市的投資發展環境與機會,則還是免不了要將政治與經濟的問題來同時加以考量,否則不足於說明事實的真相。

九0年代以後,台北市的政治結構有了較大的轉變,並成為台灣一個相對比較特殊的城市;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省會,是全國人口最密集的院轄市,是全國政治與經濟的中心,是全國平均所得最高的地區,是文化的樞紐,是經濟的櫥窗,是政治的重心,也是對外的主要代表城市,然而,在政治的版圖上,她卻分屬於不同的政黨,而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同屬於首善地區的台北市時,便極易發生同台競技的場面,特別是當雙方都屬於「競中有和,和中有競」的情境下時,有時便極易造成政治利益與經濟利益何者為重的兩難局面。

這種中央與地方同處一地的競合情形,在九0年代初期便己逐漸形成,但其對立的情形並不明顯,因此,台北市在市政的推動與經濟的發展上尚稱平穩,但在公元兩千年以後,台灣首次發生政黨輪替,黨意圖騰明顯,朝野對立嚴重,台北市的發展受到極大的衝擊,而使得其原本所擁有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國際接軌等的優勢逐漸喪失,這種政治主導經濟走向的結果,使得台北市的發展必須先利用政治的手段來尋求處事的正當性,然後再從優越的領導中來突破及解決經濟上的困境,否則一些政經糾葛不清的問題如供水問題,巨蛋問題,南港會館問題,財源分配的問題...等都難於獲得有效的解決,為說明台北市的投資環境與發展機會,本文擬分為台北市的地理環境,台北市的產業結構,台北市的投資環境,台北市的投資問題,以及結論與建議等幾個部分來作說明。

二.台北市的地理環境

台北市是台灣的首善地區,是最重要的城市,是院轄市,亦是國際間知名的城市,其發展則與區位及歷史傳承有關;從台北市的地理環境來看,台北市位於台灣的北部地區,其中心位置為北緯25度03分以及東經121度31分的交界處,面積約272平方公里,人口約三百萬,全市分為松山、信義、大安、中山、中正、大同、萬華、文山、南港、內湖、士林,以及北投等十二個行政區,人口密集,經貿活動發達,生活環境優越,是台灣目前最重要的城市。

從地理的區位來觀察,台北市的發展與台北盆地的地形具有密切的關聯性,台北盆地是由淡水河,新店溪,大漢溪,以及基隆河等所圍繞及沖積而成的盆地,其周圍是由等高線20公尺以下的土地所構成,盆地的四週則是比較高的地形,包括東部的內湖丘陵與南港丘陵,西部的林口台地與觀音山塊,南部的清水坑地塊與山仔腳山塊,以及北部的大屯火山群與大武崙山脈等,因此,真正的台北盆地平原區為海拔高度約十公尺的高地(僅約三,四層樓的高度),而基隆河及新店溪經流其間,形成蜿蜒的曲流道,而這種周圍高而中間低的地形,主要是由斷層作用的下陷所形成的,而由基隆河與新店溪所形成的最為寬廣的東岸平原,則是目前台北市最重要的生活空間。

在氣候方面,台北是屬於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溼熱,冬季寒冷而多雨,但少有低於零度的氣溫,整個台北平原地區的最高溫度為八月份的29度,最低為一月份的15.度,而全年平均氣溫則為22.4度;此外,夏秋之交的颱風雖帶來了充沛的雨量,但也帶來了難於掌控的風災,為台灣最難於掌控的天災之一,降雨量以九月份的325.4mm為最多,十二月份的74.5為最小,全年總下雨量為2180.2mm,但台北山區的氣溫則相對偏低,而雨量則相對偏高,其年平均溫度為18.4度,比盆地地區的氣溫低了四度,而年總下雨量則為4535.4mm,,為平地的兩倍以上,惟若就整體而言,台北盆地的氣候四季分明,為適合人類生活的地區。

三.台北市的產業結構

產業的發展是維繫人民生存的命脈,因此,每一個國家,甚或是每一個城市,其對於產業結構的變化及其可能之發展均極為重視;大體而言,台北市是一個由盆地所構成的平原,其面積不大,但人口眾多,又是全國最重要的經貿中心,亦是國際知名的都市,對於產業的形成與發展更要特別重視,而以台北市的產業結構之特性而言,不論是從地理環境來看,或是從經貿關係來觀察,亦或是從全球的地位來考量,台北市的產業發展大抵是以服務業為主,輕工業為輔,而農業則僅是一種點綴,茲分別就台北市的產業結構說明如下述:

(一)農業

在產業結構中,農業屬第一級產業,被視為是最基本的產業,早期台北市的農業尚稱發達,主要的產品包括水稻,蔬菜,水?,漁畜產品,以及其他的經濟作物等;但隨著經濟的發展,農地的數量及農產品的產量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主要是為了配合都會地區的經濟發展,部分農田被工廠及住宅所取代,市民所需的糧食亦由其他縣市所提供,加上大部分的人力都移轉至非農業部門,使得台北市的傳統農業生產逐漸式微,代之而起的則是高經濟價值的作物,如花卉,茶葉,以及休閒農場等,這種精緻農業的發展也成了台北市農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從各級產業對國民生產的貢獻來看,台北市的農業對整體經濟的影響雖然極為有限,但農業對老一輩人民所賦於的生活草根性,以及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特性,仍讓政府不敢對農業的發展有所疏忽,事實上,在台北市政府的產業政策白皮書中,有關農業的施政成果及其未來的目標,即包含了五大項,分別是

1輔導台北市農民發展精緻農業,積極推動花卉與策略性作物等高經濟作物;

2以資材補助,辦理講習會及展售會等方式輔導農民生產有機及安全農作物,並加入安心品牌認證,提升農產品品牌形象,建立由產銷一元化的策略模式;

3依時令不定期辦理具有教育功能之活動(如親一夏台北系列活動,花鄉之旅,國蘭特展,以及市民農園栽植及採收活動等);

4因應台北市農業特色,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訂頒之「休閒農業輔導管理辦理法」,輔導台北市觀光農園,市民農園等;

5積極推動相關法令之修訂,健全台北市休閒農業之發展。

從上述的說明可知,台北市的農業發展因受限於地理環境,無法作大量的耕作,復受制於經濟發展及都會地區的特性而無法擴充,但基於農業之特性又不能全然放棄或不顧,在此情況下,台北市的農業發展必須從經緻農業的方向來作考量,而事實上,這也是國內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與未來走勢。

(二)工業

工業即第二級產業,一般是包括工業及製造業兩大部門,二者的發展都與人口的多寡與工業土地的取得有密切的關聯性,人口集中是都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台北市的人口數及其密度均居全國之冠,人口的集中度及其素質應不是問題,但都會地區中的工業用地之取得則較為不易,而在現行的法令規定中,工業用地可分為土地利用及工業區開發兩大體系,內政部根據區域計畫法及都市計畫法的規定,分別管轄都市及非都市土地,都市土地由土地使用規劃與管理機關於都市地區劃定都市計畫工業區,非都市土地則編定丁種建築用地,台北市由於地狹而人稠,都會地區的工業用地很難規劃,南港及內湖的部分土地免可加以運用,惟若就台北市的土地之使用分類而言,在產業用地上,土地主要是用在服務業的建設與規劃上,因此,即使是台北市政府最近所推動的「新八大產業」中,亦鮮有工業及製造業的內容。

台北市的工業發展誠屬不易,重工業的發展更難,然而,工業是國內的重要產業,都會區域中的重工業誠難發展,但輕工業應仍有其發展的空間,因此,有關台北市的工業之發展亦不可輕忽;根據台北市政府產業政策白皮書的資料顯示,其與台北市工業發展有關的內容大抵亦可包括五個方向,即

1營造高科技產業聚落;

2推動台北市發展生物科技產業;

3成立「中小企業榮譽指導員服務窗口」,開辦「中小企業諮詢與聯合門診」;

4轉導傳統工業轉型;

5辦理企業融資及振興景氣方案融資說明會,活絡企業資金調度,再創企業活力。

惟在前述的五大成果或目標中,其與工業發展較具關聯性的應是營造高科技產業聚落,發展生物科技產業,以及輔導傳統工業轉型等,其餘應屬於諮詢及服務的性質;在營造高科技產業聚落部分,主要是以「台北市內湖輕工業區輔導管理辦法」為主要的依據,鼓勵內湖園區以發展資訊,通信,生物科技等策略性的產業為主,且園區中的製造業者並得從事其業務產品之研發,設計,修理,國際貿易,以及其相關業務之批發業務,從其所含蓋的範圍可以發現,園區內可供發展的業別雖多,但觀其內容,其工業發展策略仍是以輕工業為主,且儘量擴及服務業部門。

在發展生物科技方面,其主要是根據「臺北市發展生物科技產業推動小組設置要點」為主,在政策的推動及作法上,除鬆綁行政法規,放寬生技廠商進駐,並得免辦建築物變更使用執照外,並陸續認可「西藥製造業」,「中藥製造業」,「體外檢驗試劑製造業」,「生技服務業及其產品之國際貿易與批發」,「原料藥製造業」,「生物製劑製造業」等生技相關產業,讓這些具有發展潛力的生化科技產業,得於進駐台北的內湖科技園區。另外,在輔導傳統工業轉型方面,由市政府舉辦一序列有關工業轉型的說明會或研習班,如「傳統及數位印刷業研習班」,「餐盒食品業研習班」,「電子商務網站設計實務研習班」,「企業網路站經營實務應用研習班」等,其主要目的在配合傳統業者的轉型,將那些勞力密集的產業,或污染性較大的產業改良,轉型,或剔除,利用知識經濟來重建工業的發展,惟不論是生物科技的推動,亦或是傳統工業的轉型,都可以發現台北市的經濟發展是以輕工業為主,且是朝向服務業的方向來發展。

(三)服務業

在產業結構的分類中,服務業是屬於第三級產業,也是台北市最重要的產業;一般而言,服務業所含蓋的範圍很廣,除了農業與工業以外,都可視為是服務業的範疇,舉凡資訊,金融,運輸,物流,餐飲,文化...等,都包含在服務業的範疇之內;台北市由於區位上的特殊,又是全國人口最密集,資源相對最為豐富的地區,其城市的發展型態極適合於服務業的擴充,因此,台北市的服務業發展極為快速,不論是其數量或品質,都居全國之冠;事實上,台北市政府為因應經濟發展而推出的所謂「新八大產業」中,幾乎都與服務業有關,包括營建、觀光、安養、會展、商圈、文化、生技,以及中小企業等,都可視為是以服務為主軸的行業。

台北市的產業係以第三級產業為主,亦可從市政府的產業白皮書中獲得佐證,根據產業政策白皮書的內容,便可發現在產業的發展成果其目標中,其與服務業有關的內容就包括了十大項,即

1提供免費電子商務e療諮詢;

2營造商業發展利基;

3利用業者宣傳,延請專家實地診斷,協助傳統商業轉型及升級;

4推動商店街區輔導計畫;

5加強商務資訊國際化;

6建立現代化批發市場,創造公平交易環境;

7提振零售市場營運,邁向現代化;

8發展現代化的業服務技術水準;

9辦理企業電子商務成熟度評量調查;

10結合商業團體,辦理市長與工商企業企有約座談會。

經由前述的說明可知,在台北市的產業結構中,主要是以第三級產業為主,而服務業對於台北市的經濟貢獻也愈來愈大;事實上,若從經濟發展的趨勢來看,一個國家的經濟愈發展,則其服務業的重要性也愈大,也就是說,服務業愈發達的國家,其經濟發展的程度也愈好,國家如此,城市亦如此,而若就國際間的主要城市來看,其產業結構中,服務業都佔有最重要的地位,美國的紐約如此,英國的倫敦如此,日本的東京如此,大陸的上海如此,台灣的台北亦如此。

四.台北市的投資環境與機會

台北市為全國首善地區,具有其他各縣市所沒有的特色,因此,台北的面積雖不大,濕熱的盆地地型亦不適合農工業的發展,但比起其他的農業縣或工商業尚不十分發達的縣市言,台北市仍擁有很好的投資條件,包括良好的基礎設備,高品質的人力資源,良好的投資環境,以及強而有力的發展潛力等;好的投資環境提供了台北市經濟發展的主要機會,而這可由下列幾個觀點來作說明:

1. 首善地區的優勢環境

台北市是中華民國的省會,是台灣最主要的城市,台北市為全國的首善地區,其不僅為我國政治的中心,經濟的核心,文化的重心,而且台北市政府的效率及人民的生活指標均居全國之冠;在政治方面,全國各主要行政中心及指揮中心均集中在台北地區;在經濟方面,不論是金融業務的推行與實施,經濟政策的建立與推動,亦或是人力的培育與執行,大都以台北為馬首是瞻;在文化方面,不論是國內的教育推廣,亦或是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大都是從台北起步,再推廣至全國,因此,台北具有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的優勢環境,故能吸引全國的民眾前來台北聚集並作投資,亦能讓國際的資金與人才流入,而在優勝劣敗之下,惟有優秀的企業與人才得於繼續生存,而讓台北市更是充滿了發展的潛力。

2. 良好的工商業基礎

台北市位於台灣的北部,氣候雖然濕熱多雨,但氣溫及雨量分佈良好,人口量質均佳,適合於產業的不斷升級,並接受外來的衝擊與競爭,而工商業的基礎大抵都己建立,轉型以後的工商業更能配合時代的需求,且因工商業的經營者之規劃大都能配合全國經濟發展的脈絡,並能符合國際的需求,因此,若以台北市目前所具備的工商業基礎來看,其不僅己奠定了台北市產業發展的良好基礎,而且可以配合國際經濟的走勢,隨時作因應調整,是一個頗具經濟發展潛力的城市。

3. 良好的經濟活力

台北是全國最重要的城市,亦是國際知名的城市,人才從各方澭入,交通四通八達,前者提供了各級產業所需的高級人力;後者除了有由鐵路與公路所交叉而成的網狀交通之外,復有全國獨一無二的捷運系統,對外方面,綿密的道路網讓產業的建立與產品的流通更為快速,對內方面,便捷的大眾捷運讓人員的交流以及資訊的流傳更為容易,故其經濟活力亦較其他縣市為佳,若以經濟活力指標來看,台北市的經濟活力指標高達八十九分,不僅比全國各縣市平均的三十三分高出甚多,而且比第二名的新竹市(五十三分)及第三名的高雄市(四十七分)亦高出甚多,特別是同屬院轄市的高雄市,其經濟活力的分數約僅有台北市的一半,多方比較以後,便可發現台北市具有良子的經濟活力;若將經濟活力的指標內容再加以剖析,又可分為所得,消費,就業,國際化,以及財政等五個類別,其中,除了消費類稍低於新竹市,而就業類則遠在第十名的排序之外,其餘各類別都為全國之冠,顯示台北市因具有良好的經濟活力,故亦成為投資環境的重要優良指標。

4. 優良的政府效力

經濟政策的推動除了要有好的投資環境,以便吸引國內外的投資客前來台北投資之外,重要的是必須有良好的人力可以配合推動,所謂徒法不足於自行,因此,政府的行政效率即成為影響投資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若從台北市政府的政務表現來觀察,在全國二十三個縣市中,所有各項指標大抵都是名列前矛,以政府的效率指標來看,台北市政府的效率指標高達七十一分,不僅遠高於全國各縣市四十分的平均值,而且亦比第二名的高雄市(六十三分)及第三名的基隆市(五十一分)高出甚多,政府的效率高,表示其在經濟事務的推動上具有較佳的效能,亦可視為是具有優良投資環境的重要指標。

5. 優勢的城市競爭力

大體而言,一個具有優勢競爭力的城市,會吸引更多的人進駐,而參與投資的機會也會增加,而一個城市是否具有足夠的競爭力,可以由幾個指標來加以說明,包括經濟活力,政府效率,以及生活品質等,而台北市的經濟活力與政府效率的排名均高居全國之冠,生活品質的排名亦全國第一;事實上,經濟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人民的生活水準,而影影人民生活水準的因素則包括了所得、醫療、教育、社會福利,以及影響人民生活的各種措施等,而在生活品質指標的排名中,台北市以六十五分高居全國之冠,比全國平均的五十分高出甚多,也比第二名的台中市(六十一分)及第三名的台北縣(五十九分)高,而比起同屬院轄市的高雄市(不及十分)更是不可同日而語;因此,由城市競爭力總指標的排名來看,台北市的七十五分仍是高居首位,且比第二名的高雄市(五十四分)及第三名的新竹市(四十九分)均高出甚多;由於台北市具有較佳的城市競爭力,不僅可以吸引大量的人才進駐,而且可以吸引國內外的資金,使得台北市成為最佳的投資城市,故城市的競爭力亦可視為是影響投資的重要指標。

五.台北市的投資問題

從台北市所具有的整體經濟發展之優勢來看,投資人便可發現台北市不僅是一個最具競爭力優勢的城市,而且早己具有良好的工商業基礎,人民素質高,投資環境良好,為適合於投資的城市,特別是服務業的發展更是充滿了生機,然而,在實務上仍有些問題必須加以解決,茲舉其較重要之問題說明如下:

1. 中央與地方的制衡

台北市是中央政府的所在地,二者的關係極為密切,然而,由於中央與台北市分屬不同的政黨,一旦意識型態超越實際需要,或政黨利益高於一切時,則常會發生中央與地方的抗衡問題,特別是選舉期間,亦或是黨意掛帥時,常會讓真正的經濟問題失焦,而使地方政府的推動無法順利進行,台北市雖是國家首善地區,但若政黨圖騰高漲時,台北市的經濟發展多少亦會產生影響,而其影響力是台北市在推動經濟事務時所不可忽視的。

2. 政策的不確定性

台北市雖是全國的樞紐,是政治、經濟、文化的重心,但其在政策的推動上仍需受政府的管轄,亦即台北市在推動經濟政策的過程中,中央政府的決策行為為影響政策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此情況下,若中央政府的決策是因黨而異,或因人而有所不同,則會增加政策的不確定性,雖然政策的不確定性可能是來自中央政府的決策模式不清,識人不明,導致經濟政策的推動與實務脫節,但仍會嚴重影響到台北市經濟事務的推動。

3. 財政收支不健全

政黨輪替之後,財務收支不平衡幾乎己成為各縣市政府的通病,台北市雖然有相對較為優渥的財源,但仍處於入不敷出的財務窘境,主要因在最近幾年中,台北市因興辦各項重大工程,以及加強各項福利措施所造成的,由於經費支出龐大,而實質收入相對減少,且收入己不足於支應市政府所需的各項支出,收支差額的彌補則有賴舉債支應,此外,由於財政赤字逐年增加,利息負擔沉重,對於市務的推動工作相對不利。

4. 投資環境有待改善

台北市雖有不錯的工商業基礎,亦擁有良好的投資環境,但仍有許多軟硬體設備的問題有待克服,包括人才的培養,高科技人才的引用,科學園區的增設,工業區內的環境改善,以及其行政法令與稅負的優惠等配套措施的建立等,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投資環境的評估,從而影響投資人進駐與投資意願,若投資環境的問題無法有效的獲得解決,將使得企業的競爭力愈來愈小,對於台北市的發展相對較為不利。

5. 產業結構的調整

台北市的產業雖是以服務業為主,且亦有良好的基礎產業,但台北的農業及工業發展不易,且以其現有產業之規模及產值而言,亦不足於應付未來可能之需求,因此,台北市的產業除了加強服務業的功能之外,其他業別仍有其可改善之處,為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質,必須加強對投資環境的維護,對污染性較大的產業必須去除,而改以附加價值較高的產業,並加強服務業的發展。

六.結論與建議

從台灣整體經濟的發展趨勢來看,台北市因具有素質良好的人力,亦有不錯的的基礎產業,又具有政治,經濟與,文化,以及國際事務等的優勢,因而可以推論其經濟發展頗具發展潛力,但其所存在的投資問題仍多,這些問題不論是來自人為因素,亦或是環境因素,應仍有其可改善的空間,茲根據前述的說明,提出建議如下:

1. 中央與地方的分權

台北市為台灣的首善地區,不論是政治,人文,經濟,或國際事務,均有其發展的優勢,但因其與中央分屬不同的政黨,因此,在市務工作的推動上,難免會受到政治的影響,為了落實地方的建設,除了要有良好的基礎設備之外,尚必須作好中央與地方的分權工作,亦即一個好的當地父母官,可以善用地方的各種資源及其優勢條件,訂出最適合於當地人民的經濟政策,但亦必須能夠配合中央政府的決策,惟有落實中央與地方的分權制度,輔於良好而正確的領導,並能配合中央的決策模式,才能讓台北市的居民享有真正的福利,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

2. 靈活的財務調度

財政為庶政之母,在台北市入不敷出的情形愈來愈嚴重之時,主政者更需注重開源與節流並重的策略,台北市雖具有發展良好的服務業與基礎良好的工商業,但在現行的稅制中,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仍普遍不足,對於經濟事務的發展與政務的推動殊為不利,若能將中央與地方財源作作一個合理的分配,對於台北市的政務推動相對有利,在此情況下,如何作好開源的工作,並配合節流的措施,建設建康的環境,增加台北市民就業的機會,應是決策者所應考量的事。

3. 積極降低失業

台北市雖具有良好的工商業發展的基礎,亦具有許多利基可吸引高科技的業者進駐,但由於人口過度集中,以現有的產業無法容納過多的人口,造成失業率的居高不下,政府如能善用政府的資訊及服務系統,為業者提供良好的資訊服務,或處理稅負減免的優惠措施等相關問題,應可解決人民的某些困境;此外,政府雖然對傳統業者給予適當的輔導,希望業者能達到轉型的目的,但在數量上及品質上仍相對不足,加上國人喜歡生活在台北市,過多的居民,相對較少的就業機會,讓台北市的就業指標相對落後(全國排名第十),為台北市最差的經濟指標之一,在此情況下,若市政府能更積極地輔導傳統業者轉型,則不僅可以促進台北市的經濟的發展,而且可以拓展財源,增加就業機會,並提升居民的生活水準。

%
熱門指數
分享 列印
22

文章表情 (你對這則文章的感覺)

回應意見
更多相關文章
國政評論 社會

關於台北市人口總數跌破至250萬名以下的人口對策思考
王順民 ( 9月24日 08:12 )

一則關乎到台北市人口總數跌破至250萬名以下的經驗事實,背後糾結的乃是全齡化人口對策的相關思考。 話說:受到高齡少子女化影響,台北市的總人口數首度在2022年之際跌 ...

國政評論 社會

關於台北一市社區工作變遷面貌的延伸性思考
王順民 ( 2023年10月11日 15:17 )

一則與台北市整體社區工作發展的時事新聞,背後卻有其值得深究之處。 話說:今年(2023年)的五月份,台北市又重新回到250萬名人口大關,雖然,直接影響到的乃是市議員 ...

國政研究 財金

被忽視的2022年九合一選舉之居住正義
謝明瑞 ( 2022年11月9日 08:27 )

摘要 2022上半年,國內房市為交投價量齊揚走勢,下半年房市則在激情過後呈現逐漸轉淡的情形,在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下,不論住宅、土地、商用不動產仍是多頭格局,唯一則 ...

國政評論 科經

以關係人口概念 作為城市治理基礎
戴肇洋 ( 2022年11月8日 08:09 )

依據2022年「台北市統計年報」資料顯示, 2017年開始台北市設籍人口不斷遷出,尤其2021年更是從2020年4萬2千人增加至7萬8千人,預估2022年底設籍人口,將會從2021年底252. ...

國政評論 財金

年輕人當個「螞蟻族」 投資房產把握「致富關鍵」
聶建中 ( 2022年2月24日 13:24 )

在「萬物皆漲、唯獨薪資不漲」的財富縮水年代,一般民眾單靠工作所得來滿足慾望中的理想生活,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跨入21世紀之初,「財富管理」(wealth management) ...

國政評論 內政

諷刺的首都脫北潮
王皓平 ( 2021年2月22日 12:39 )

報載台北市過去十年人口遷出十萬人,這看在六、七年級人士眼裡,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筆者自小就讀台北市立的國民中小學,升學就業也都在台北市,但舉辦國中國小的同學會時 ...

訪客最新推薦文章
社會

關於兒少安置人數不減反增的議題現象思索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一項攸關到兒少人身安全保護的議題現象,背後實有進一步深究之處。 資料顯示:家外性質的安置兒少人數占總體兒少人口總數的比率,業已 ...

社會

關於從馬太效應到天使贊助者之於公益募...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身處於詭譎多變的氣溫天候,然而,恆久不變的卻是歲末寒冬的募款環境,這也讓『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的大型網路公益慈善活動,除了兼 ...

社會

關於高齡者被商業保險拒絕納保一事的延...
王順民 ( 11月22日 15:13 )

一則關於高齡者被商業保險拒絕納保一事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加以嚴肅看待之必要。 話說:領有榮譽志工卡的80歲以上鄰長、社區關懷據點志 ...

訪客最新表情文章
教文

台灣需要發展怎樣的海洋文化?
劉新圓 ( 2007年10月4日 15:04 )

民進黨自建黨以來,經常標榜要發揚台灣的「海洋文化」,如1996年彭明敏參選總統提出的「海洋國家」主張,杜正勝的「同心圓」史觀等等,其 ...

社會

颱風天與颱風假的集體性盲思
王順民 ( 7月30日 16:15 )

一則與天災及其可能會伴隨人禍的特定議題現象,背後實有其多重意涵的論述思考。 有效的颱風對策 話說:每年的夏秋之際,颱風的登台入 ...

教文

歷史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法
劉新圓 ( 2009年9月30日 10:20 )

921大地震十週年,文建會舉辦古蹟週活動,希望藉此加強民眾對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視。然而就在一個多月前,位於台中市西屯重劃區的張慶興堂 ...

空氣品質指標
名家觀點
  • ( 11月13日 09:13)
    國發會每兩年的人口推計公布了,有一些關於台灣的未來值得大家關切。一、二○二八年將脫離人口紅利,也就是工作年齡人口(十五至六十四歲)占比低於總人口三分之二,扶養比將高於○點 ...
  • ( 11月13日 09:13)
    最近有立委關心全民健保的財務問題並舉行公聽會,會中有學者發言「最花健保費費用的老年人,在健保的貢獻反而最小。」並建議健保財源結構應增加資本利得的徵收。有類似想法者並不少 ...
  • ( 10月1日 08:40)
    政府為了拯救勞保基金,今年撥補了一三○○億,這確實能美化帳面,五年來政府撥補從二○一九年的二百億快速爬升,若不能在體制上進行改革,就只能每年以更高的額度繼續撥補。長照預算也 ...
  • ( 10月1日 08:40)
    自八月一日起有四所大學退場,此消息衝擊許多私校,因為遲早會輪到。隔日驚聞股市大跌,接著八月五日跌幅更是空前,兩日股市跌近三千點。大學退場與股市崩跌,幅度都是台灣歷年之最 ...
  • ( 10月1日 08:39)
    日前卓揆拋出促進婚育見解,希望戶政資料扮演積極角色,找出適婚與適育者進行接觸。此想法可能來自五十多年前所推動的家庭計畫,當時由公衛護士下鄉進行宣導而奏效。 過去推動節 ...
  • ( 7月17日 11:22)
    拜登在辯論會表現不佳,不少擔心川普當選的主流媒體發動「陣前換將」,也有若干民主黨議員公開呼籲拜登退選。未來情勢如何演變,很難篤定,但是無論換與不換、如何換、換誰,都不是 ...
臉書粉絲專頁
財團法人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www.npf.org.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