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總統府,「臺9線蘇花公路改善計畫蘇澳東澳段通車典禮」。)
在歷經近20年、四次政黨輪替執政後,行政院組織再造(下稱组改)的最後一塊拼圖,終於在5月3日行政院院會通過,並即將送請立法院審議。組改拉得這麼久總算完成,看似功德圓满,但却在「行政院工程會」去向上留下敗筆,無端衍生「行政院工程會」與「内政部國土管理署」和「交通及建設部」職掌劃分不當的三角習题,甚至更衝擊上次組改已劃歸「財政部」的政府採購業務,行政院原定要在此次組改中重新改歸「交通及建設部」也未予處理。畢竟行政院工程會去向攸關政府每年4~5千億元公共工程執行的成敗,並與工程產業發展息息相關。立法院如不加周妥研修,必將在歷史上留下駡名。
101年8月14日行政院陳冲院長在一工程會已取得財政部、内政部、交通部與學界及工程産業界的共識下,聽取該會提報「因應行政院組織再造協助工程產業發展會議」,在综合考量相關部會業務及職能取向,公共工程事權統一,及協助工程産業發展效能等面向後,將工程會「工程技術及經費之審議及管考」、「技術顧問機構、專業技師」及内政部「營造業」等工程産業,和財政部「政府採購」,予以整合劃歸業務最具高度關連性的「交通及建設部」,以此對國家的公共建設及工程產業發展最為有利。
此次組改距上次組改雖已六年,但在時空環境都没有改變下,行政院竟然没有任何堅強說理,也没有重新諮詢學界、工程業界意見,率爾把工程產業劃歸「内政部國土管理署」主政,把「工程技術及經費之審議及管考」交由院幕僚業務组或國發會負責,「政府採購」仍交由財政部權管,反把「交通及建設部」排除在外,顯見行政院組改政策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様,不該髮㚒彎,却來個大轉彎。事實上工程會去向,看似芝麻綠豆事,反正其職掌有人接手就好,但是筆者要強調,工程會職掌去向,攸關臺湾未來重大公共建設成敗,也影響工程產業的發展及88萬專業人力的前景,這無關藍綠顏色立場,只關乎是非對錯,能不重新審慎思辨嗎?
如從公共工程全生命週期來看,上述業務更應該統合在「交通及建設部」底下,蓋任何國家重大建設計畫,一經國發會審定,就會展開綜合規劃、設計、發包、施工、監造、維管、營運,其間涉及政府部門工程計畫、技術及經費審議、政府採購選商、兩造合約管理與執行、工程進度與品質管控、完工後保固與維管,每一個環節都須緊密扣合,且更涉及個别廠商甚或整體産業,面對國際經濟不景氣,或國内内需疲弱不振時,如何讓業者擇優汰劣,或對其提出輔導甚至補助措施等,此皆非較具工程專業能量的「交通及建設部」,無法發揮其功能。如今行政院却反其道而行,真是令人莫名其妙。
此外,就「全國各年度計畫經費之審議及管考」丶「工程進度與品質之管控」如組改後交由院各幕僚组負責,不知其那來工程專業能力與人力?如劃歸國發會主政,此等執行面管控事項,又與其職司全國政經發展、國家大政方針建言有所牴觸,不無角色錯亂、不務正業之嫌。而工程産業(含營造業、工程技術顅問公司、技師事務所等)如劃歸「内政部國土管理署」職掌,表面上能結合建築業统一管理,看似合理,但由於業别管理、政府採購及合約執行,分屬三個不同主管機関,可以想像,未來該署僅能做法令、行政、年度文書查核等工作,至於工程實務議题、每年政府重大工程量體應如何維持一定規模,讓工程産業穏定成長,則須仰賴職司政府採購的財政部與各工程主辦機關各别處理,更不用説以該署中央三级機關的角色,要其提出如何扶持工程産業發展,走向國際競爭道路的政策建言了。也不知當今行政院所推動工程產業新南向,與以ODA模式推動海外公共工程計畫,未來會不會因而推動不力,甚至胎死腹中。
組改最怕走錯路,最怕用錯的方法要做對的事,這會是災難的開始,但願各位立委女士先生能多加思量導正,才不負民衆所託負使命!
(本文曾刊登於107.05.11風傳媒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