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二年來,兩岸技術交流、產業合作密切,政府政策、資源的配置也大力調整,和兩岸經濟協議(ECFA)、大陸相關領域資源的配置均大幅擴張;反之,其他領域的資源則大幅壓縮。搭橋、試點、兩岸產業合作,善用大陸市場,是筆者一貫之立場,但大陸布局、合作之餘,其他領域的發展也不可偏廢,否則一味傾斜的資源配置,忽略研究發展國際化、國內產業的研究,以致兩岸談判缺乏籌碼,也是件相當危險的事。
台灣產業的國際化思維和日本企業相當接近,七、八成的資源對外投資,致產業外移,就業機會較少創造於國內,加上營運總部的租稅獎勵取消,海外企業和國內連結減少,企業利益和國家、民眾利益有分道揚鑣的趨勢,亦即企業賺錢、員工分紅,但國內就業機會減少,薪水停滯。
反之,韓國、新加坡國際化也相當積極,但二、三成對外投資,七、八成以本土創新為核心,透過獎勵、補助吸引海外人才、企業前往該國就業、投資,注入活力、新血,也使得其企業多元化,民眾的就業機會、薪水也跟著增加。
因此,國際化不必然以對外投資為主,如何透過生活、投資環境的塑造,引進人才、產業才是正本清源之道。而且,國際化也不必然是大陸化,一味到大陸投資、合作,缺乏國際技術、商業模式的注入,未來和大陸技術水準、品質水準接近時,台灣將喪失談判籌碼。尤其在大陸大幅挖角台灣科技人才、十二五規劃強調自主創新時,兩岸的科技除合作外,競爭的成分也不小,一味大陸化,台灣將逐漸喪失優勢。
展望未來,台灣的國際接軌工作應加速進行,搭橋、試點應擴及大陸以外的歐美國家。以台灣產業為主軸,加強政策力道,吸引外資、融入台灣的產業、技術發展計畫。以鼓勵國外企業設立R&D中心為例,目前國外研發中心和國內產業發展、政策走向的聯繫並不密切。反之,大陸R&D中心係產業化概念,吸引國內外企業R&D中心,並和當地產業建立連結,發展成一體化產業,值得正視。
其次,鼓勵民間公司、工研院、資策會等研究機構參與國際大型科技合作計畫,使它們和國外一流公司(如IBM、微軟、Goggle等)互動、連結,使研發活動更國際化,才能保持對大陸的技術優勢。
另一方面,六大新興產業,應有系統整合的概念,科專計畫、大型研究計畫、國家型計畫應透過政策設計,鼓勵產官學組合申請,製造、服務跨領域合作,延伸價值鏈(由研發及於設計、品牌、通路),或設立科技生活示範園區。從政策源頭,引導企業調整研發走向,使台灣在研發創新之餘,也能在品牌、系統整合、試驗性計畫上取得優勢。透過政府資源的更有智慧的支出(smart spending)來加速台灣產業技術往製造/服務整合創新、軟體、系統整合領域發展,台灣未來才能保持優勢。此外,在人才海外訓練上也應有一套完整的規劃,針對國內缺乏的領域,有計劃派員前往海外教育、訓練,為國內產業注入新的觀念、思維。
展望未來,兩岸合作、ECFA議題固然重要,但政策、資源的偏頗,將台灣過度對大陸傾斜,忽略了與國際接軌的機會,這也是在大陸熱之餘,不得不審度思量的。
(本文僅供參考,不代表本會立場)
(本文刊載於2011年5月5日經濟日報)